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全面展开。21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欢迎热心人士积极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文化活化石之称。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省级项目1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并于2007年底公布了第一批市级名录37项。 5月至6月,我市全面开展非物质文...
新华网广西频道5月20日电(记者向志强)家常的豆腐乳相信多数人都吃过,但豆腐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一件新鲜事。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四塘乡的横山豆腐乳制作工艺就因为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成功申请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是“桂林三宝”之一,横山豆腐乳是桂林豆腐乳的典型代表。临桂县文体局资料显示,横山豆腐乳历史悠久,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在临桂县...
5月15日,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汪志刚,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明锐,副市长包崇明等领导及参加筹备活动的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就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方案举行讨论会。会上决定,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将于2009年8月19日至27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将通过展览、展示、展演、展销等方式,以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等...
八仙楼儿科中医草药疗法、馒头驻中医正骨疗法、雁荡山飞渡、温州修谱习俗这些市民熟悉的身边民间记忆被纳入第三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项目名单今天开始公示。 此次公示第三批名录是在全市范围非遗普查基础上经专家讨论推出,更具科学性也进一步体现我市非遗存量现状。名录评选参照相关标准对11个县(市、区)申报的169个项目进行了审议,最终确定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
正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上,文化部要求各省(区、市)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并纳入工作日程,进一步理清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思路,完善保护规划的制定和保护工作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和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调动民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的积极性,以全面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深入开展。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本报广州5月12日电】(深圳报业集团驻穗记者 李纪泽 李 明)在广东及港澳地区,喝凉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习惯。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更是让这种红色罐装的凉茶饮料红遍海内外。然而,自11日下午开始见诸于部分媒体的关于王老吉凉茶饮料中添加物问题的一则消息,把凉茶推到了风口浪尖,社会反响强烈。12日下午,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紧急召开情况通报会,称要以“国家...
视点 1950年,日本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首次提出了“无形文化财”的概念 1962年,韩国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于1967年把江陵端午祭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 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法》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2006年,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
新华网合肥5月18日电(记者王立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非遗保护国家、省(市、自治区)、市、区(县)四级名录体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意在摸清家底,是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充分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特点、分布、生存等状况。 在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上,文化部非物...
河南子站讯日前,河南省济源市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相关工作。 此次普查工作分为普查准备、实地调查、普查总结3个阶段。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具体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方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医药等13个门类。 会议要求,各...
中新海南网5月13日电 (付美斌)13日,记者从海南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获悉,第三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将于6月20日至6月30日开展,要求申报材料内容充实,表达准确,项目简介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海南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文化处闫桂君介绍说,根据文化部关于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部署,海南定于今年6月开展第三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并向文化部申报海南第三批国家级...
已有两三百年历史的安岳竹编去年被列入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名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安岳睡席、桌席、纹帐、帐帘、挂屏、座屏、条幅等工艺竹编产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图为安岳竹编艺人在编制竹编工艺画。
12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媒体公布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去年地震发生后,中国民协会同民进中央、中华文化学院、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等单位,实施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项目。不仅组织北京和四川的大批专家学者研讨抢救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对策措施,而且组织了由冯骥才率队的专家组深入到灾区实地调研,最终形成一份8000余字的《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书...
7日在首尔奥林匹克公园酒店开幕的第二届韩中文化艺术界高层论坛上,两国文化艺术界人士一致认为:“为了消除两国之间的误解并开创21世纪的东北亚时代,不仅要扩大政治和经济交流,还要积极利用超越国境的文化和艺术力量。” 据朝鲜日报网站报道,蔚山大学客座教授崔祯镐在演讲中表示:“如果说20世纪的世界化是‘西欧化(Westernization)’,...
在早期陶器发展的几千年中,制陶工艺尚不成熟,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无法具备,因此,陶器产生几千年以后才出现彩陶。从出现陶器到生产彩陶,这是一个长期摸索、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的过程。 陶器生产之初,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加工过程中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等往往会留下一些不规则的印痕。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将这种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规则的纹饰,如成排的剔刺纹、一圈的手窝纹等。早期陶器上...
细石器文化,距今10000~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文化。石器原料主要为石髓、玛瑙、燧石等。有多角锥状石核、细长石片(石叶)、小石片等,已出现复合工具,如以小长石片嵌在骨刀上使用,并已广泛使用弓箭。 峙峪文化、许家窑文化均具细石器文化的原始面貌;细石器文化繁盛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如我国最早的细石器文化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